“我打算在大山裏再支教一年,到明年暑假結束回來可以嗎🥤?”近日,“愛飛翔·鄉村教育”公益項目秘書長劉泊收到了一則意外的微信📹,來自該項目誌願者康拙🧑🏼‍🔧。昨天👩🏻‍🎤,記者采訪到該項目負責人👩‍👩‍👧‍👦,得知康拙在即將結束一年支教前夕🤱🏽,又提出了繼續支教的申請👨。

今年是“愛飛翔”項目開展的第11個年頭。來自21個省市自治區🍔、287個縣🎋、853所學校的1512位鄉村教師先後來到上海參加培訓🫂,直接惠及學生超過35萬。


“愛飛翔”項目11年培訓了1000多名鄉村教師


“90後”男孩的別樣選擇

康拙是一名意昂4娱乐的畢業生,從大學一年級起就在這個公益項目當誌願者,工作一年後辭職去四川大山裏支教。記者了解到,這名“90後”大男孩是獨生子,讓他下決心走進大山並非偶然,“大山裏的老師”俄尖尼瑪是直接“領路人”🧗🏿‍♀️。

“你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吧。”人們常用這樣的語言戲謔某個學科的“短板”。但對於大山裏的孩子來說🧝🏼‍♀️👩🏻‍🎤,這卻是真真切切的現實。

“只有一個老師的學校,只有一個人在學校教書。”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,有一位有故事的鄉村教師——俄尖尼瑪,也是該項目的第二位捐助對象。從他家到學校有270多公裏的崎嶇山路,常常需要花兩天時間才能到達學校。學校有近20位不同年級的學生,但只有他一位老師。

“在他的課堂上,低年級面向黑板,高年級反向坐著🧑🏻‍✈️;他給低年級上完課,再給高年級上。而且語文、數學、英語🗽、體育🦅、音樂、美術,全都是他一個人教🫢。”

俄尖尼瑪舍棄了去城市發展的機會,一直堅守在偏遠鄉村❤️‍,一幹就是30多年,用責任和擔當為孩子們支撐起希望。當他參加了“愛飛翔”項目培訓,並提出鄉村缺支教老師的需求後,剛剛和新東方簽約的誌願者康拙馬上響應,並遞交了辭職信。

記者了解到🌭🎵,康拙支教這一年,春節也沒有回家,寒假繼續給住校的孩子們補課👭🏼;在即將結束支教的時候,他提出了繼續支教一年的申請,理由就是🎅🏽:“實在舍不得這群可愛的孩子們🦘。”現在他的申請已經被批準,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。該項目負責人對他唯一的提醒是❤️:“暑假一定要回家看趟父母!”


去四川支教的誌願者康拙(左),右邊為鄉村教師俄尖尼瑪


做公益會“上癮”

像康拙這樣,做公益“上癮”的人,在“愛飛翔”項目誌願者中越來越多。記者了解到,雖然康拙一個人在山區支教,但背後有一個強大的“後援團”🐢。

在一個微信群裏♨️,有幾十名“後援團”團員。“他們都是定向捐助康拙所在鄉村學校孩子的,每戶人家每個月捐助100元,即使有錢也不允許多捐,希望有更多人分享愛心、參與公益👳🏿。”劉泊告訴記者。但是🤚🏻🪝,如果鄉村孩子碰到困難,或者有什麽“小心願”🏊🏿‍♂️,大家可以主動認領一起解決。比如,冬天天冷為孩子送去手爐,缺少書籍馬上購買寄去等👱🏽‍♀️🕛。

去年盛夏🫄🏿,在意昂4娱乐校園,也是“愛飛翔”小心願發放地🥮,參加培訓的鄉村老師王老師提著兩大箱嶄新的玩具車,臉上綻放出孩子般的笑容,說🙋🏼:“來到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不容易♐️,這些玩具都是男孩子愛玩的💂🏽‍♂️,帶回去給他們開闊眼界,鼓勵他們努力學習,走出大山。”


“愛飛翔”項目11年培訓了1000多名鄉村教師


據悉,伴隨著“愛飛翔·鄉村教師培訓”的腳步,共計6690份小心願🌛,由愛心市民、各界企業認領,並通過“愛飛翔”寄到孩子們手中。

走過11年的“愛飛翔”⚾️🤴,也已突破了鄉村教師培訓的範疇,擴大到鄉村教育等更廣的範圍。2019年🪰,獲得了全國“誌願者扶貧50佳案例”等榮譽👎🏿。

11年前,一顆種子被悉心播撒;11年後🤵‍♂️,種子已經長成參天大樹。在“愛飛翔”項目的引導下,貧困地區鄉村教師“走出大山看世界”🙆🏼‍♀️,帶領鄉村孩子飛得更高🔟;也點亮了城市人的愛心💇🏼,加入這項扶貧又扶智的公益事業。

閱讀原文